开卷有益杂志

期刊简介

探索患者参与治疗决策,践行医学人文关怀之道

时间:2024-11-01 09:56:42

患者参与治疗决策是指在存在两种或以上治疗方案的情况下,患者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自身健康需求向医护人员提出治疗计划的相关意见,并最终做出治疗选择的过程。


患者参与治疗决策不仅保障了他们在临床决策中的参与权,还能有效提升诊治效果。对于决策本身而言,患者通过表达个人见解、充分交流信息等方式参与其中,往往能够达成更加满意的决策结果。


展望长期效益,患者在决策过程中感受到来自医疗卫生人员的尊重与重视,这有助于积极推动改善医患关系和提高治疗满意度。患者参与治疗决策作为一个富有潜力的科研选题,能够为我们带来哪些启示呢?


本文将围绕这一概念,介绍主要的研究方向及选题、这一领域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最后给大家推荐了可供参考学习的文献。


一、研究现状及选题分析


在知网上检索患者参与治疗决策、决策参与和共享决策等关键词,可以发现国内关于患者参与治疗决策的研究数量相对较少,但整体呈现出持续上升的趋势,预示着充满潜力的研究前景。


经回顾国内外重要文献,该领域主要的研究方向总结为以下四个方面:


①不同人群参与治疗决策的差异;

②跨文化治疗决策的差异;

③决策支持工具的开发;

④患者教育与沟通策略。


1、不同人群参与治疗决策的差异

研究现状及意义:患者参与治疗决策是一个涉及认知功能、知觉水平、情绪调节多层面的复杂且反复的过程。国外针对患者参与治疗决策的研究起步较早且成果更丰富,国内研究目前侧重于肿瘤患者和手术患者群体,对其他患者群体(如慢性病)参与治疗决策的现状关注较少。


在研究设计上,针对慢性病患者的研究大多为质性研究,量性证据的缺乏仍然是一个明显的问题。随着医疗技术发展及药物研发,慢性病患者也需要面对不同治疗方案并做出选择。


这些不同的治疗方式或用药往往各有利弊,患者个人及其家庭也会有一定的偏好和价值判断。探究不同患者群体治疗决策参与现状有助于临床医护人员深入理解这些患者在治疗决策中的重要角色,并为制定促进患者积极参与的干预措施提供有力支持,从而提高治疗有效性、依从性,推动“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理念更好地落实。


有价值的选题:

①探讨不同群体(如慢性病患者、老年人、中青年等)在治疗决策参与过程中存在的异同,包括决策内容、决策模式、参与意愿、参与能力等;


②采用质性、量性不同的研究设计探究这些群体参与治疗决策过程中特有的促进和阻碍因素。


2.跨文化治疗决策差异

研究背景及意义:文化背景差异对患者参与治疗决策的过程产生深远影响,包括地域、民族和宗教等因素。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患者对治疗可能抱有不同的期望和偏好。


探索跨文化治疗决策差异能够为保障患者利益、优化医疗政策提供更多实证支持,提升跨文化医疗服务的效果和患者满意度,从而促进全球化医疗环境下的医疗公平。


有价值的选题:

①探讨多文化背景下治疗决策的差异;


②如何在多元文化环境中提供适宜的决策支持,特别是对语言、信仰和文化价值观的考虑。


3.决策支持工具的开发

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技术进步和患者参与决策意愿的增强,决策支持工具(Patient Decision Aids, PDA)逐渐成为协助患者与临床工作者共同达成最佳治疗决策的重要资源。这些工具基于理论框架构建,结合临床大数据分析、云计算支持,以及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技术,提供个性化的治疗选项。


相较于国外研究,国内在该领域的发展起步较晚,亟需进一步开发与应用。决策支持工具的开发与推广将有助于提升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降低患者参与治疗决策的门槛,优化患者的诊疗体验,并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


有价值的选题:

①聚焦于国内医疗情境,开发基于疾病类型和临床可操作性的高质量、易操作的本土化决策支持工具。该方向面临多重挑战,包括如何通过用户友好的界面提升工具的可用性,如何结合决策参与的影响因素设计个性化工具,如何确保工具持续更新至最新的临床指南与研究,以及工具在临床大样本中的实际应用效果等。


②引进国外学者已研发的决策支持工具,但考虑到不同的社会情境和文化背景对决策支持工具的应用会产生影响,研究者需要先进行文化调试后再推广应用。


4.患者教育与沟通策略

研究背景及意义:有效的患者教育与沟通是确保患者能够积极参与治疗决策的关键。患者教育的内容应包括病情的理解、治疗选项,以及这些选项的潜在风险与收益等。通过高效的患者教育与沟通,不仅可以提升患者的健康素养和决策能力,还能促进他们在治疗决策中的实际参与度。同时,这些策略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为改善和维持患者的长期健康带来潜在的积极效益。


有价值的选题:

①基于理论(如教育理论、沟通技术、信息加工方式等),结合多种教育与沟通形式(如面对面教育、在线平台、音视频信息等)研发并应用干预方案。

②探讨不同患者群体中应用教育策略的效果,并开展相应研究改进效果。


二、促进患者参与治疗决策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1、信息不对称

治疗决策涉及大量专业知识,但大多数患者因医学知识的匮乏和健康素养较低,难以充分理解治疗方案。


这种信息不对称容易导致患者在决策过程中感到困惑、无助和焦虑,影响医患之间的信任,并阻碍患者的参与。部分患者甚至可能过度依赖医生,缺乏自主决策的意愿。


对此,可以借助移动健康应用、远程监测等电子健康技术,开发和应用评估决策需求及能力的工具,提供决策支持、患者教育和沟通。这些工具有助于个性化提升患者及其家属的决策能力,促进其积极参与治疗决策,从而推动“以患者为中心”医疗理念的落地实施。


2、伦理问题

治疗决策的制定涉及一系列伦理问题,在符合职责和法律规定的前提下,需要平衡医生、患者及家属在决策过程中的作用。


首先是界定参与者的范围,例如如何考虑未成年人、精神疾病患者及其家属的决策参与[17 - 18]。特别是在患者本人和家属意愿不一致时应如何处理,或当患者本人不愿参与决策时的应对方式。


其次是明确决策参与的内容,对于一些复杂且决策时间紧迫的治疗方案,是否适合患者参与仍需进一步考量。针对这些伦理问题,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和完善患者参与治疗决策的流程是至关重要的。


3、有限的临床资源

临床环境中经常面临人力、物力和时间等资源的限制[19]。例如,由于医患比例不均衡,每位医生在有限时间内需要为患者提供诊断和治疗建议。繁重的工作负担可能使医生缺乏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与患者深入讨论,难以及时解答患者疑问,从而影响患者参与决策的程度[20]。


为应对这一挑战,一方面,应在国家层面推进立法建设,并在组织和机构层面加快建立患者参与决策的相关规章制度;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设立分级沟通策略、充分发挥护士作用等多种措施,增强临床工作人员促进患者参与决策的意识和能力。


三、结论

患者参与治疗决策是未来医疗卫生保健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一领域既面临挑战,也蕴含着诸多机遇。


患者参与治疗决策目前的研究方向包括不同人群参与治疗决策的差异、跨文化治疗决策差异、决策支持工具的开发、患者教育与沟通策略。


具体而言,促进患者更好地参与治疗决策的重要途径包括构建完善的患者教育方案、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开发决策支持工具等等。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以深入探讨这些策略的实施与效果。


在国内医疗服务体系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医护人员通常是主导者,患者则多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这一模式有其优势,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作为护理行业的工作者,护士是赋能患者的理想人选,同时也能从中受益。换个视角来看,我们每个人都有机会开展这类研究。通过激发患者的主动性,鼓励他们更多参与治疗决策,不仅能够巩固医护与患者之间的合作关系,提高诊治效率、优化医疗资源的利用,还能推动医疗系统更加关注患者的需求和体验,从而促进医疗服务的持续改进和优化。


综上所述,患者参与治疗决策是一个富有潜力的研究领域,大家可以结合自身资源与优势进行选题,拟写标书与申请课题。


四、推荐文献

1. 白雪霏,曹雨,赵亚利.国内外医患共享决策评估工具的系统综述[J].中国全科医学,2021,24(01):109 - 117.

2. 朱行策,刘智勇,董钟昕,等.我国慢性病患者决策参与影响因素质性研究的系统评价[J].护理学杂志,2022,37(09):10 - 16.

3. Charles C, Gafni A, Whelan T. Decision-making in the physician-patient encounter: revisiting the shared treatment decision-making model[J]. Social science & medicine. 1999,49(5):651 - 61.

4. Légaré F, Adekpedjou R, Stacey D, et al. Interventions for increasing the use of shared decision making by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J]. The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2018,7(7):CD006732.

5. Siegel CA. Shared decision making in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helping patients understand the tradeoffs between treatment options[J]. Gut. 2012,61(3):459 - 65.